上一页|1|
/1页

主题:复旦博士生猝死的苍凉意味

发表于2008-04-16
44岁的复旦大学博士生李开学,在新学期开学不久死于书桌前。这个博士读了五年,两次延长毕业时间,背负着论文、课题、就业、家庭、经济五副重担的大龄博士生,倒在梦想的曙光就要来到他身边的黑暗中。
发表于2008-04-16
鲁迅说,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裂给人看,李开学博士的猝死为这句话又一次作了最悲伤的注脚。历经波折,梦想中的幸福几乎触手可及,但造化弄人,他却永远地倒下了,留下了以泪洗面的妻子、上高中的孩子、年迈贫穷的父母,还有那永远再无可能通过的博士答辩。想来,李博士应该是“含恨而终”吧。
发表于2008-04-16
在中国人民大学博导余虹跳楼自杀之后,陶东风教授在其悼文《再悼余虹》中称余虹是一位唯美主义者和完美主义者。不知道因博士论文而两次延长毕业时间的李开学博士是否是一位完美主义者,但毫无疑问,他肯定是一位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似的人物——背负沉重的压力,要用自己全部的身心,去博得一个美好的将来。这里面承载着一个贫穷人家全部的希望。
发表于2008-04-16
很多这样的例子:2006年5月16日,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一名女博士生从宿舍跳楼身亡;2006年10月26日,复旦大学一女博士跳楼身亡;2006年2月,华南农大竟然有5名本科生和研究生相继跳楼自戕……如果你愿意,这份死亡名单可以列得足够长。

千古艰难唯一死,而他们的生命却为何如此脆弱?我们总是说,死者的心理抵抗力不是足够强健,但我们为什么就是不能把视野放到大时代里关照他们的亡故?这是一个压力无处不在的时代,当希望与绝望之间的距离每每变得近在咫尺,慷慨赴死或许就是一种解脱的方式。
发表于2008-04-16
自戕或者猝死,不过是人的反抗方式不一样的结果,其本质却殊途同归——无非都是时代阴影处的几朵悲凉的浪花。李开学博士的非正常死亡,是他自己的悲剧,同样也是像他这样的人的悲剧。
发表于2008-04-16
希望有时候是一种毒药,一种足以致命的东西。一个美好的社会都应是那种能把人们的苛刻的希望降低到最低点的社会。如果,李开学拥有一个殷实而平静的家庭;如果,一纸博士文凭并不能决定一个人是升上天堂或者跌入地狱,那么,李开学是否还会如此苍凉地离支?如此说来,李开学的猝死是一个苍凉的手势,指向了一个社会的责任。
发表于2008-04-16
希望有时候是一种毒药,一种足以致命的东西。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