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未来房价走向如何?细看新房与二手房价差

发表于2014-03-21

2014年一开年,国内的房地产市场警告信号频频。先有杭州两家地产商大幅,后有广州、北京一些开发商先走。另有媒体报道,三四线城市开发商的信号更是红灯频出。有意思的是,在国内外都被公认为“鬼城”的鄂尔多斯,市长出面认账本地地产市场陷入困局,政府准备以“三年不新建商品房”“收购部分商品房以用于保障房”等措施,来缓解市场的颓势。

在相当的程度上,鄂尔多斯市政府的做法,符合市场对于地产的预期。之前市场人士有一种说法,是开发商群体已经成功地绑架了政府和社会。道理就在于各级政府财政对于卖地收入已经形成了高度依赖。统计数据表明,从国内整体而言,当下地方政府从土地获得的财政收入已经高达政府收入的50%以上。而政府从地产业里拿走的钱是要花的,现在路修了一半,项目投下去没有产出,不卖地、断了政府后续的资金来源可怎么办?

也正是因此,像鄂尔多斯这样地方的政府,虽然本地商品房明显供过于求,但宁可一时不从土地中获利,甚至倒贴,也要把地产业扶起来。

发表于2014-03-21

从狭义的角度看,政府与开发商之间的这种默契,在相当程度上是可以主导市场的。因为经济学认为,供应与需求之间的平衡,可以决定市场的价格。因此简单来说,政府减少土地供应、卡住开发商资质不让更多企业进入地产领域、同时开发商都咬住现在的价格,消费者就没办法,只有接受当下的市价买房,由此确实可以把房价稳住。

从当下的情况看,有很多现象,也表明部分地方政府确实准备这样做。万科在北京卖房引起了媒体的关注,万科对媒体的答复是,(万科)是严格按政府的指导价行事。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暗示了北京市政府已经对开发商的做了一定的限制,而万科不过是取了政府指导价的低价。

这是宏观政府“软着陆”的基本要义:如果没有自由竞争当中的任意,消费者对房价下跌的预期就没办法实现。最后,该买的房子,还得慢慢买起来。因此,市场下跌过程就没有了快速下跌的“尘土飞扬”——带动金融上的大波动。

不过,“软着陆”对于开发商来说,其实痛苦。因为开发商是企业,虽然价格下跌把房子卖出去可能亏本,但终归回笼了资金,可以寻找下一个机会,而价格稳住,但成交很小,对于开发商来说,时间带来的各方面成本更大。像人力、资金利息、消耗,照样是亏损。

发表于2014-03-21

而更进一步的,开发商这种牺牲,很可能未来使这个群体成为市场上人的掩护队伍。众所周知,国内地产已经发展了十五年,其间价格一直处于上涨的状态。因此,市场上的卖家,可不一定都是开发商。有相当一部分的房产囤货,其实保留在人的手里。杭州在马年地产价格首降之后,有媒体统计了一下,认为现在开发商手里有12万套房产库存,而仅仅已经出现在各大房产经纪机构登记出售的房产名录,就已经多达10万套。这个数据,与我这个居住在杭州的本地人的印象是吻合的——地产是一个生态系统,有不断上涨的房价,就有人。杭州的地产是经过爆炒的,民间的房产库存到底有多少,恐怕谁都说不清。

众所周知,人虽然人数众多,手上的房子也不少,不过因为势单力薄,所以在市场上并没有定价权。按理说,开发商作为企业,无论在信息来源与资本实力上,都要强于人,本来应该是市场价格的制定者。不过按现在的情形看,开发商被政府按住了手,不让随意,这可能使得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从容撤出市场。

而作为消费者,未来买房人要看价格走向,建议还是好好看看新房和二手房的价差。

地产价格是否会出现快速下降,首先就看二手房价格是否大幅度地低于新房。

在政府要控制地产市场的情况下,二手房市场有点像以前计划经济里的黑市,它才是市场状态的真实反映。

发表于2014-03-27

呵呵,最近好冷清啊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