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A股的战略问题

发表于2010-03-10
我很佩服那些能天天写股评的人。对每天的涨跌都能滔滔不绝,摆事实讲道理,每次洋洋洒洒数千言,怎么说怎么有理,怎么看也怎么有理。
我们每天都面对股市涨跌,每次涨跌都伴随着不同方向操作者的叹息和欣喜。在高昂的情绪指引下,在电子交易手段便利化背景下,一般人很难不受诱惑而去赶快操作一番。
发表于2010-03-10
冷静下来才发现,不是割肉踏空就是追高套牢。
许多人都不精于战术却都执着于战术,很难想象,那些上班族会根据每日股评来操作获利——我是说多赢少亏。
很少有人去思考,每日的涨跌,对于投资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成功的投资者,是根据每日涨跌的因果关系而决定进一步操作方向的吗?
显然不是。
发表于2010-03-10
一次成形的上涨或者下跌,少则要观察一周以上的时间,多则需要数周的图形辨析和基本面确认。而决定一轮行情的因素则需要更长的观察周期,除非你是工作所需,如果要经常去写股市评论,要么是观点经常发生变化,要么就是对一种观点进行不同形式的反复强调,老调反复弹!
另一方面,对投资者而言,看这些文章究竟有多大的意义实在是值得反思的。
笔者认识一位既擅长实战又喜欢布道的“大师级人物”。该同志有句名言就是“该说的我早就说了,你们还想听什么?”据我观察,此君发布一次多空观点,基本是按半年左右的时间周期,有时会更长一些。
发表于2010-03-10
他的账户盈余告诉我,他是有道理的。重点不是说对了,重点是做对了。
说到这里,想起一个话题,最近很多人谈国资和民资的问题,谈到国资在钢铁行业的“进”,谈到民资在煤炭行业的“退”,进退之间,争论四起。还是艾丰老师一句话说得透彻:他说自己从不参与此类话题的争论,因为这都并非战略层面的问题,今天你进,明天你退,都是一时一地的现象,在这些问题上执着,徒耗时间生命。的确,大势所趋,民营经济潮流势不可挡,今天甲举例说山东某钢铁民企被国企“收购”了,但乙马上也会举例说某上市公司的民间老板受让国有股份让公司实现了私有化,凡此种种,争执不下。但大势是什么?是否某些迹象的出现已经严重到影响大势反转的地步?显然不能立下判断。
发表于2010-03-10
我想说的是,一时的进退就像K线图中上升通道里的某一次回调,有眼光的人是不会在回调时悲观失望的,所谓的战略,看的是长远而非眼前。
发表于2010-03-10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