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

主题:一个时代即将远去

发表于2010-06-28

发不上,分段发

 一个时代即将远去

   暴利的房地产时代逐渐过去,我们应该为这一时代的过去感到高兴,并且对要来的支付代价的时期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不管对于政策有多少争议,从今年开始执行的房地产新政与以往有本质区别,虽然并不勇猛,却目标明确,少了投机式的急功近利,多了慎重。

发表于2010-06-28
 前期泡沫明显的房地产实物资产被大多数投资者抛弃。目前主要表现在成交量大幅下挫。据北京数据,从5月1日到5月30日,期房市场中,扣除限价房、经适房等政策性住房外,成交的商品住宅共3351套,仅为去年同期11187套的三成,环比下跌59.1%。上海同样,最新数据显示,商品房交易量急剧萎缩,5月份成交量仅107万平方米,为今年以来单月最低值,接近2006年以来历史最低水平。其中,商品住宅成交30万平方米,跌至近五年来历史冰点。5月广州一手房成交量降三成,深圳下降六成。二手房价与个别一手楼盘价格已现松动迹象。对于游资而言,房地产已经不是安全的投资品。

    房地产成交量下降影响到土地市场。上海5月18号开始推介105幅地块,截至5月31日,仅有16幅有3人以上预申请,符合规定的资格确认,进入下一轮拍卖。另有15幅土地发布公告将出让活动延期,4幅地块终止出让。作为上海高地价风向标的新江湾地块,以低价成交。房地产泡沫典型现象地价高过房价、面粉贵过面包已经消失。
发表于2010-06-28
银行正在开始对房地产贷款、地方投融资平台贷款的清算。银行一再展开针对房贷的压力测试,意图证明银行对于房地产坏帐的承受能力。今年3月,监管层全面叫停渤海银行北京分行及支行的房贷业务,因该行北京分支行在发放二套房房贷时存在违规操作,包括首付比例和利率都未能按规执行等。重庆两银行因违规发放房贷受罚。一向被银行视为优质资产的房贷褪去优质的金边,银行必须开发出除房贷以外的新赢利来源,以符合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大方向。这对于银行与开发商、投资者都是痛苦的转型。

    一切迹象都在显示,暴利的房地产时代正在终结。

    没有人相信房地产会如此轻松地退出中国经济舞台的中心,也没有人怀疑如此房地产出现断崖式下挫,将使中国经济指标走向深渊。鉴于以往房地产调控政策投机色彩十足,鉴于货币流动性过剩是大势所趋,对于此次房地产新政,市场依旧投以狐疑的目光,人们不相信政府有勇气壮士断腕。正因为如此,有人仍在期待房地产市场的反弹,有人根据房地产的投资品特色作出抄底的判断。
发表于2010-06-28
所有这些预言都会落空。

    此次房地产新政与以往不同。新政所针对的对象是缩短房地产的资金杠杆,而没有动用加息等手段,说明政府并不愿意让货币紧缩,而只想减少流向房地产市场的资金。此次新政是温和的,除了北京细则较为铁血、上海新政暧昧难出之外,已出台的地方细则较为温和,但即便是较为温和的细则,已经足够让投资者驻足,使成交量下降。

    新政大棒主要不会打在地方政府头上,而会由激进的投资者承担。地方政府依旧可以卖地,地价下降的部分由房产税加以弥补,最终房产税彻底取代土地财政。至于钢铁、家电等企业,通过城市化、通过保障型住房建设消化掉一部分产能。这些企业必须转型,从重组、高科技、低碳概念寻找新的溢价之源。

    温和、渐进却坚决的调控,远远胜过暴风骤雨式的调控。前者是对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信念,后者则出于对房地产与投资者的憎恨,格局大不相同。
发表于2010-06-28

房价:被按到水下的皮球

 

当前房地产市场云遮雾罩,扑朔迷离,对未来的预判各种声音都有,房地产商大多都在静默观望,购房者也是出手谨慎。而市场究竟走向如何?开发商该如何应对当前市场?
一、2012,供应量锐减,价格高涨
当前市场的供需的基本面没有发生改变,即实际需求和实际供应量,都没太大改变。相关数据及调研分析在此不再重复。影响楼市现状的因素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层面:1、提高首次、二次房贷比例、提高贷款利率等信贷政策的影响,导致主力消费群体(中高端购买者、投资者)的首付压力增大,挫伤了购房积极性;2、媒体的政策导向性,使购房者期望楼市有更大的下探空间,保持观望;3、大量的公务员集资房等,严重分流主力群体,对市场破坏性极大;4、因为高端群体购买习惯(一次性付款较多)及购买能力的原因,受房贷政策影响较小,高端住宅目前受到的冲击也很弱。以上因素最直接的影响是,成交量严重减缓。
成交量的减缓,会直接导致开发商开发资金断裂与还贷能力的削弱,尽管09年有较高的现金储备,但资金窘迫也只是时间问题。这个时间可能会在今年的秋季到明年的上半年。而这一个时间段也是现有开发项目陆续上市的时间。因此,这一时段也是市场上价格战是严重的时候。
不过,因为资金链的断裂,会导致大量银行坏账,这也是管理层不愿意看到的现象;因为房地产对上下游商业影响广泛,商品房的滞销会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严重影响,这也是管理层不愿意发生的现象。因此,严厉的调控政策,估计会持续到明年两会前。
又因难以遏制的高房价将引发社会矛盾,在明年两会后,政府会考虑在整体政策放松的情况下,有选择性地进行调控。
由以上分析可以判断,结合房地产供应量的延续效应分析,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全年,将是开发商最难过的日子,而2012年,将又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主要表现是供应量锐减、价格高涨。
二、   调控,在高涨的水面上按下一个皮球
当前的调控政策,属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政策,并不能有效解决高通涨、高需求(不断增长的收入和城市化进程的大量人口城市化等)、供需平衡的问题,也没法解决当前大量民间资金流向的问题。因此,如果把不断高涨的水面比作不断上涨的物价,把皮球比作房价,调控就像政府的一支手,而现象就是:政府的一支手,在不断高涨的水面上按下一个皮球,一旦这支手松开,皮球将讯速反弹,这个时间可能是2011年下半年到2012年。
发表于2010-06-28
综合分析,在需求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中国房地产市场不会出现真实逆转,由于调控政策的本末倒置,房地产会像以往一样出现周期波动。这次不同的是,波幅更大一些。
三、   哪里最先走出困境
中央新疆经济工作会议后,新疆经济将在未来10年出现高速增长。由于新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水平比内地落后很多年,价格水平也很低(年初乌市的均价仅为3550元,我们自己调研数据为4100元。)房价下调的空间有限,只是成交量依然会像同地城市一样受到政策影响。但随着快速的经济增长、人均工资的大幅提高、对口支援带动的大量人口、大量资金进入(内地投资环境持续恶化会促使这一进程加速),住房需求与购买力也会在未来三到五年大幅增长,量价都将会出现爆发式反弹。
发表于2010-06-28
一切迹象都在显示,暴利的房地产时代正在终结。真的假的?
发表于2010-06-29
真的过去了吗
发表于2010-06-29
即将是什么时候
发表于2010-06-29
真的能结束吗
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