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空置房闲置地推高房价 政府应回归裁判员角色

发表于2010-08-17

新“国十条”出台四个月以来,房价走势一直受到各界的高度关注。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售价同比上升10.3%,涨幅较6月份的11.4%缩窄1.1个百分点,环比与上月持平。

这组数据表明,此番“史上最牛”调控组合拳的确抑制了房价飙涨态势,但房价绝对值表现却仍在高位徘徊。需要指出的是,高房价虽然粉饰了经济指标,但其中日益泛滥的泡沫也让风险如影随形,并成为时下“蜗居”、“蚁族”诞生的始作俑者。

发表于2010-08-17

资源流入市场,缓解结构矛盾

当前,支撑高房价最常用的理由就是“资源稀缺、供不应求”。然而,该言论却被业内“大佬”潘石屹所驳斥,这位SOHO中国董事长公开披露,开发商至少有三分之一不盖房子,而是靠互相倒卖土地盈利。他认为“囤积土地让房地产市场越来越扭曲。囤积土地的道理其实和囤积粮食是一样的,土地囤积越多,市场上房子的供应量就越少,房价就上涨得越快”。

潘石屹对业内同行赤裸裸的批判迎来了一片叫好之声。虽然外界难以精确掌握囤地的具体数据,但对商品房空置现象却有感性认识。有网友就北京、上海等城市部分大型楼盘夜晚“黑灯率”较高等现象给予曝光。同时,也有记者证实,其实际走访的某些社区的确存在着无人居住或少人居住的现象,开发商捂盘惜售、投机客待价而沽等因素被指为引发楼盘大面积黑灯的首因。遗憾的是,由于权威统计数据的缺失,坊间对空置率的质疑难以得到官方印证。

可以试想,如若这些被囤积地块与商品房能够真正流入市场,那么市场结构矛盾将会得到有效缓解。按照经济学最基本的供求理论来判断,届时房价将会随着市场供给的增加而回归理性。以此观之,本轮楼市调控依然任重道远。

发表于2010-08-17

厘清利益关系,浇灭囤地热情

开发商囤地行为被业界指为拉抬房价飙涨的重要推手。这其中,现金流较为充沛的上市公司与国企囤地热情尤甚。事实上,主管部门打击囤地的决心十分坚定,但开发商对地价上涨预期强烈、地方政府柔性执行相关政策等客观现象的存在,掣肘了具体法规的现实绩效。可见,“头痛医头”式治理难以真正打压开发商的囤地热情,只有各部门联手出台全方位配套举措,才可能根除这一痼疾。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