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买房当心公摊面积陷阱!

发表于2015-12-23

买房时,测算面积也是消费者们很揪心的问题。开放商商品中会有潜在的“面积陷阱”在悄悄吞噬着消费者的购房款,累积起来的损失,对普通购房者来说就大了。普遍的就是公摊面积陷阱了!

“公摊面积陷阱”

张先生购买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新房。但交房后,他通过自己的测量计算,却发现自家公摊面积的实际大小足足比买房时说好的多出了近3个平方米。张先生找到了房产销售商,可得到的回答却是“任何楼盘的分摊面积都可能会有问题,这很正常。”

其实,“公摊面积”一直是引发购房者和房产商矛盾的一个焦点,某地曾做过一个民意调查,结果表明,在14项购房者对房产商的评分项目中,得分的就是“公摊面积合理性”这一指标,1/3的购房者明确表示了对公摊面积“不满意”的态度。

那么作为购房者应该怎样维护自己的利益,避免陷入“公摊面积”的陷阱呢?

首先,消费者应该在签订面积条款时,将使用面积、公摊面积、套内建筑面积的具体长度尺寸用厘米表示出来,这样自己以后有可能检测出来复核一下。

其次,消费者有权对自家房屋的公摊面积进行测量、复核,或者双方共同聘请一家有房屋测绘资质的单位,对有争议的面积进行检测。假设有一个尺寸是错的,消费者就有权推定的尺寸都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开发商不能证明自己没过错,那么消费者就有权拒付公摊面积的全部价款。

后,在主张积进行复核的同时,一定要在合同中写清楚违约责任,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必须写清楚,假设面积尺寸差一厘米,就要赔偿相应数额的钱款,这样,某些销售商才不敢作假。

发表于2015-12-23

觉得实用的支持一个哈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