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南京晨报:应该用“猫论”衡量“单位自建房”

发表于2007-03-23
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开禁“单位自建房”,允许一些大型企事业单位自建经济适用房,定向销售给本系统内的职工,售价明显低于市场价格。在商品房价飙升和经济适用房“一房难求”的大背景下,这一现象已经取代“房价”,成为最近房地产界争论的最热议题。(3月22日《新京报》)

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最好的衡量标准就是“猫论”,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不管是单位自建房,还是别的什么方式,只要能够平抑房价,只要能够让普通市民以他们可以承受的价格解决住房问题,就是好现象。

最先沉不住气的是广州的房地产开发商,广州房地产协会是一家当地所有房地产商几乎全部加入的协会,一向被视作广州房地产商的代表机构。不久前,这家协会对媒体“炮轰”“单位自建房”,认为这是变相的“福利分房”,说这些单位以极低代价拿到土地建房,并低价销售,对房地产商有失公允,也损害了那些没有单位自建房的公民的利益,是“房改的倒退”。

房地产开发商的“炮轰”,证明了他们此前关于热爱自由市场经济的种种说辞,都不过是些骗人的谎言,他们真正热爱的,是他们自己垄断的市场。“单位自建房”最让房地产开发商不满的,不是什么“进步”“倒退”的问题,而是这些房子的出现,打破房地产开发商对市场的垄断,减少了需求,同时改变了潜在买房者的预期,使他们无法继续维持原来的超高的垄断利润,这才是最让他们感到痛心疾首的。

和普通的商品房的最大区别在于,“单位自建房”把原来被房地产开发商独吞的那一部分利润,转让给了分到房子的单位员工,那么这是不是对“非单位”的市民不公平呢?孤立地看好像是这样,但是如果这一举措果然能够使房价有所下降的话,那么这些市民实际上也等于分享了“单位自建房”的一部分好处,虽然这些好处比单位内的员工要少一点,但总比任由房地产开发商垄断房价,肆意掠夺要好,用一位经济学家的名言说,不是最优也是次优吧。

中国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所以搞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垄断。房地产开发商和一些地方政府联手垄断房地产市场,使房价只升不降,一般的升斗小民在这样强大的力量面前,完全失去了参与博弈的能力,只能任人宰割。但这些有能力搞自建房的企事业单位出现在牌桌上之后,就有力地改变了这一格局,使房地产开发商第一次感到了降价的压力,也使房地产市场第一次真正出现了竞争的局面,从这个角度来看,“单位自建房”无疑是一只“好猫”!

当然,政府应该尽快出台法律法规对“单位自建房”进行规范,舆论也要严格监督。
上一页|1|
/1页